今天是:  

中国绿色名县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东与江西省全南县相连,南与翁源县毗邻,西与仁化县交界,北与南雄市接壤。置县始于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是盛唐名相张九龄、明朝户部尚书谭大初、抗日名将张发奎及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著名数学家朱熹平的故乡。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7.7   万公顷  ,耕地面积29.8万亩,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全县辖91乡,127个村(居)委会,148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5万,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瑶、畲等民族。县境四周环山,中间是广阔的盆地平原,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河流密布。优良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构成了四季宜耕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素有“粤北粮仓”之称。  

  立足始兴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1999年始兴县委提出了建设现代生态县的宏伟目标,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努力探索生态经济与生态建设共融双赢的新路子。在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后,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致力绿色崛起。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示范镇4个,省级生态示范园1个,省级生态示范村6个,市级森林生态示范镇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21个。近年来始兴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创建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生态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2.4%;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历史性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31.0%;农村人均纯收入4370元,同比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1元,比上年增长11.0%。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中,增幅均达到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优于本县历史最快发展速度,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高度重视组织领导,生态建设得到有力保障  

  始兴县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县环保部门一直作为独立机构设置。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的、最高规格的“始兴县现代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常设办事机构——县生态办,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协调全县生态建设工作。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也相应成立了生态建设领导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在生态建设组织机构设置上,形成了有主要领导负责,有分管领导专抓,有工作人员具体操作的架构,保证了生态建设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始兴县在抓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突出强调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始兴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始兴生态县建设规划》,并修编了《始兴县县城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始兴县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始兴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分项规划。全县10个乡镇全部编制了生态乡镇规划。每年还以县委、县政府文件的形式,将本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意见具体安排到各乡镇各部门,从而保证了规划落到实处。  

二、大力夯实生态基础,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一)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位居全省前列。森林资源重新区划并严格保护77万亩生态公益林,构建了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岸林、护路林、城市环境风景林、自然保护区林木等为主体的生态公益林体系基本框架,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生态公益林示范县。实施了北江水源涵养、绿色通道建设、河岸丛生竹种植、生物防火林带、生态移民、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土地复绿等工程,加强了封山育(护)林、植树造林、低效林分的改造和管护等工作,逐渐提高了森林生态功能。大力推广沼气池等清洁能源的建设和使用。全县已建沼气池2.71万个,沼气入户率61.39%,是目前广东省推广应用沼气最多的县份,大大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开展春雷行动、绿剑行动、林区秩序整治等专项行动,打击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使野生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和工程,森林覆盖率多年维持在75%以上(2008年因为受冰雪灾害的影响略有下降)。多年来以活立木蓄积总量、活立木蓄积年增长量、森林覆盖率几项指标居全省之首。  

 (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南岭“物种宝库”。始兴县建立并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严格限制经济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稳定,并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全县拥有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刘张家山省级森林公园,并规划新建县级深渡水自然保护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2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96 %。以车八岭为代表的保护区现有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拥有14种珍稀濒危植物;动物种类有1500多种,拥有44种珍稀濒危动物,植物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宝库、南岭明珠”,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称号,是广东省林业系统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是韶关市第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也于200911月被接纳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三、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不断得到壮大  

 (一)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区域优势布局,发展基地化、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墨江平原绿色蔬菜生态养殖区、浈江流域烟豆谷特色农业区、丘陵果竹茶特色作物区、山区林桑菜药主导产业区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促进农业产业不断升级。普及沼气技术,建立“猪—沼—稻(果、菜)”生态农业模式,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田生态保育等绿色技术,普及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实现传统农业的生态化改造。目前已建立3万亩优质黄烟、2.5万亩丰产蚕桑、10万亩蔬菜、12万亩优质谷基地。全县主要特色农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0%以上,13个蔬菜品种和引种的东魁杨梅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众多农产品及产地获得系列荣誉:马市镇因优质黄烟被誉为“广东金叶第一镇”,罗坝镇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蚕桑专业镇”,合利(始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在香港畅销被评为“冠军菜”,“丝丽”牌生丝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可以出口欧洲等国的产品,江口的大果枇杷为始兴赢得了“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被誉为“北菇正宗”的始兴香菇远销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深渡水瑶乡土鸡(走地鸡)、蜂蜜、木耳和灵芝,顿岗的马蹄和粉葛,澄江镇的黄酒,清化(司前镇和隘子镇)的米粉等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土特农产品。  

 (二)多业并举,提高森林综合效益。作为全省林权集体制度改革的试点县,始兴县于2008年率先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大调动了林农造林耕山的积极性。近几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植树造林高潮,每年人工造林面积在4万亩以上,初步建立了竹子、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中药材等五大商品林基地。同时,森林食品(香菇、木耳、竹笋等)、经济林果、木本花卉、绿化苗木、放养型养殖、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承包一片山,种植一片果,饲养一栏猪(鸡),建一个沼气池的生态庄园达2000多个。中科琪林公司新优苗木基地培育的珍稀苗木,走俏市场,远销大江南北。丰富的森林资源还促成了小水电的长足发展。全县小水电装机容量发展到13万千瓦时,形成了“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养林”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林地资源利用率和森林经济效益。  

 (二)打造工业园区,发展新兴工业。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使始兴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依托近年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始兴县构建了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民营科技工业园、盛怡制笔研发制造基地、黄花园工业区、江口工业园区、马市工业园区和宝石工业园区等园区平台,着力引进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大力扶持发展农特产品加工利用型企业,全力打造“中国制笔研发制造基地”、“世界著名合金车模制造基地”、“始兴林产化工基地”,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一笔”、“一车”、“一木”三大产业体系,有近100家外资企业相继落户。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工业生态化发展。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完成工业增加值9.7亿元。单位GDP能耗降低到1.179吨标准煤/万元,工业用水重复率提高到 30.51%。标准微型马达有限公司等企业已通过ISO14000论证。  

 (四)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合理布局、全面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旅游休闲乐园”品牌。实施了车八岭旅游综合开发、总甫温泉综合旅游开发、刘张家山高热温泉群开发、温泉满堂客家大围旅游综合开发、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铜钟寨景区开发等生态旅游建设工程项目,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充分依托自身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以“亲近自然、休闲览胜、寻访迁徙文化、体验客家风情”为主题,着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规划建设了始奇公路—武岗—观茶—上台 50  公里 环线、深渡水乡凉口—隘子镇满堂围—龙斗斜 80  公里 沿线、顿岗—罗坝—都亨—车八岭—司前 60  公里 沿线等几条融森林景观、自然景观、民俗文化景观于一体的自然景观线,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深渡水瑶族乡线段的清化河风光享有“广东小九寨沟”和“五十里画廊”美誉。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华南虎最后出没的地方”。2008年,包含始兴三景区的“满堂围—车八岭—东湖坪—丹霞山”入选“广东自驾游十佳线路”之一。 2008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37%37.85%  

四、努力开展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致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2007年县政府主持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按照“东进、南延、西联、北优、中调”及“一河两岸”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促使城镇建设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近年来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城镇,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时时处处鸟语花香”的思路,采取“见缝插绿、划地建绿”的办法,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区规划建设绿树、绿地、绿篱,见缝插绿、腾地建绿、拆墙补绿。城区主要路段种植细叶榕、桂花、杨梅、广玉兰、竹柏、女贞等名贵树木,逐步实现了“一街一树,一区一景”。完成了北郊区“市肺”丹凤山公园的改造,套种木荷、枫香、细叶榕等乡土大树,并在西郊区规划新建了面积130亩的宝塔山公园。建设了河滨公园、文化广场、九龄纪念公园等一批城区生态型公园,美化绿化了沿江北路、永安大道、红旗路、城市路口等主要街道、地段,建成了天元、亿城、振兴花园等一批景观协调、功能齐全、注重生态的居住小区。对 18  公里 河流两岸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形成了沿江休闲走廊、墨江平湖等城市新景观。城区绿树成荫,赏心悦目。2008年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5.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7.64 m2 。城区的风度中学被命名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始兴中学被评为韶关市美丽学校。  

 (二)全力推进生态村镇建设。始兴县高度重视农村区域的环境保护和建设。早在2002年就正式启动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始兴县创建生态文明村试行标准》,明确了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十化”标准(村道硬底化、住宅楼房化、经济产业化、能源沼气化、村边林果化、家用电气化、饮水洁净化、村务制度化、计生模范化和生活现代化)。2006年又制定了《始兴县村庄整治实施方案》,开展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水体净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能源沼气化”等“六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程,并强调村庄整治与生态文明村创建相结合,把村庄整治作为生态文明村创建的基础,让生态文明村创建作为村庄整治的后续和延伸,不断提高建设档次,以创建省市级生态示范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逐步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今年又启动了城乡“清洁美”(水清、地洁、环境美)工程,重点解决农村垃圾收运处置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村庄整治切入,按示范标准提升”的生态文明村创建模式,以及“山水园林县城—生态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的三级生态创建网络体系。被省市命名的省、市级生态示范村(园)的数量超过了韶关市其他各县 (市、区)的总和,生态创建走在全省山区县前列,被确定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县。  

 (三)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始兴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牢牢掌控环保红线。在发展工业上,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在招商引资中,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有关规划和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坚决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切实制定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实施细则,督促企业及时完善相关环保设施,防止流于形式,确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100%。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全面落实污染减排任务。省龙头企业金兴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在全市率先建成并启用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并创造条件在乡镇建设湿地类型的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已有5个乡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同时,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全县CODcrSO2控制指标均符合控制指标要求。地表水、空气质量、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农村地区始终保持着一方山青水绿的净土。  

五、持续开展宣传教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从提高全县人民的生态意识,加强对保护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认识入手,重视抓好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了立体式的生态知识宣传活动。  

  对中小学生,组织人力编写了具有乡土特色又符合中小学生年龄阶段特征的四册生态教材,在全县中小学开设了生态课程,把生态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每年举办一届“始兴县青年生态文学征文大赛”, 培养中小学生参与生态建设、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造就生态建设的合格后备军。  

  对县乡村干部,创办了反映始兴生态建设新成就、新业绩,介绍国内外生态建设新进展、新知识的《始兴生态建设》杂志,免费赠送给各级干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对广大干部群众,编辑了十多万字的生态环境知识普及读本——《环境与人类》和三十多万字的反映我县生态建设实践与探索的《绿色行动》等读本,免费送给农村干部群众学习。并通过演讲、征文、送戏下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还编辑了《绿色始兴》画册和拍摄了《绿色始兴》电视专题片,让更多人士了解始兴。去年又开办了“始兴生态建设”网站,借助现代传媒手段构建始兴生态建设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平台。  

此外,还成立了“始兴生态建设研究会”, 开展了大量的生态建设课题调研,为始兴生态建设献计献策。还先后举办了“始兴县生态县建设理论研讨会”、“始兴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两次大型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省市领导一起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和对策,为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通过各种宣传,使生态意识和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营造了浓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氛围,举生态旗,打生态牌已成为始兴的一种社会时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始兴县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县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打造生态经济高地,实现始兴绿色崛起”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始兴一定会走出一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的康庄大道。明天的始兴,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碧,城更美,民更富。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智能互动 手机版
微信
始兴发布
图片2 图片1